随着气温逐渐攀升,游泳成为许多人消暑的首选活动。跃入水中,畅游几圈,既能消暑又能锻炼身体,实在令人愉悦。有些人游泳后却出现了鼻炎、皮肤瘙痒等症状,误以为是游泳时受凉所致。其实,问题的症结可能在于游泳池的水质。
游泳池为了预防疾病传播,通常会投放消毒剂,如“漂白粉”。这种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次氯酸钠是常见的过敏原。对于许多人来说,这种化学成分可能对鼻黏膜产生刺激,引发鼻炎、皮肤瘙痒等过敏症状。有过敏性鼻炎病史的人最好少去游泳池游泳,而过敏性体质的人则可以选择天然泳场等远离漂白粉的环境。
那么,如何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呢?游泳姿势要正确,防止鼻腔进水。经常按摩迎香穴、鼻通穴也有助于预防鼻炎。游完泳后,可以用盐水清洗鼻子,以减少化学成分对鼻黏膜的损伤,从而减少致敏原在鼻腔的驻留。
至于鼻炎的治疗方法,有以下几种可供选择:
1. 滴鼻药物:这些药物可缓解鼻炎症状。鼻油适用于干燥性鼻炎,呋麻合剂则可缓解鼻腔阻塞,激素类滴鼻液有助于减轻过敏性鼻炎的打喷嚏、流清水涕等症状。但使用滴鼻药物需要遵医嘱,不宜长期使用。
2. 盐水洗鼻:使用洁必康洗鼻器进行盐水洗鼻,每天1-2次,直接作用于病灶,见效迅速。
3. 口服药物:根据不同类型的鼻炎,用药有所不同。如过敏性鼻炎需抗过敏治疗,服用息斯敏、扑尔敏等药物。慢性鼻炎则可以服用霍胆丸、鼻炎片等。萎缩性鼻炎则需服用维生素类药物。
4. 传统手术:对于药物无法治疗的严重鼻炎,手术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。如鼻甲肥大导致的鼻腔阻塞,或极度干燥的萎缩性鼻炎等均可通过手术治疗。
了解游泳可能引发鼻炎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,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享受游泳的乐趣,同时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。